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东方辰是个比较感性的人,怕还没说几句就哭出来,急忙转移话题,【好了,不说令人不高兴的事情了,该复习就好好复习,考研考到再说。不过一般不考,考纲里没这些东西,但可能会作为题面考明清思想,比如陈白沙、王守仁、王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李塨、戴震……这十几个人的字、号、大致生平、主要思想都要掌握,最好理一理他们思想之间的关系,比如是传承还是批判,是创新还是推翻,人太多了,死记硬背会把自己背晕的】

      [哇哦,真的好多]
      [痛苦面具.jpg]
      [光听名字就觉得头疼]
      [这就是历史系学生要学的东西吗?这个历史和我认知的不一样呢。]
      [这还只是明清思想家,唉]

      东方辰笑了笑,【其实复习到这个阶段,该背的背的差不多了,背书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就是背多了容易烦躁。话不多说,咱们继续做题。】

      【唐朝疆域广阔,在地方上设置州县,下列属于唐朝监察地方的制度设计是()
      A、设置折冲府
      B、设“道”并派使巡查
      C、划分州部并派遣刺史
      D、扩大门下省监督职权】

      【我选的B,耶!是对哒!】

      【这道题比较简单,这道题考察地方监察制度,用到的知识点初高中都学过。】

      [早就还给老师了]
      [高中学过这些东西吗?]
      [高中不愧是人生知识储备的巅峰。]
      [我从来不知道我会过这些东西]
      [我只剩下一点儿印象了]

      【不记得没关系,反正大家不准备考研,如果考要考历史研究生你还做不对这道题,那就抓紧时间把书背三遍吧,现在离考研只有100多天了!紧迫感紧迫感有没有?】

      【咱们先用比较快的速度去做这道题,对地方监察机构比较熟悉的可以一眼选B。不太熟的可以先看朝代A唐B唐C汉D唐,先把C排了。回头看A,折冲府是府兵的基本单位,和地方监察无关,排除;B唐朝州道县,大家都背过,待定;门下省是三省之一,属于中央体系,主要负责封驳中央政策,和地方监察无关,同样排除。最后只剩下B这个正确答案了,麻溜选上。】

      【说起地方监察制度,我们就来理一理各个朝代的地方监察制度,考研就是喜欢考各种制度。】

      【夏商周太靠前了,一切制度都刚刚萌芽,没有系统的地方监察制度,知识点也不是很密集,该学的高中都学过,略过不讲。封建官僚制度逐渐确立是在战国时期,御史监察制度已经初见雏形——不好意思,战国也是周朝的一部分,我总是犯这种低级错误,战国时期人周天子还在呢,不能当周朝灭亡。】

      西周。

      各代周天子都心情复杂,就像天幕所说的那样,他们大周太靠前了,听天幕上所说的那些东西都一知半懂,但“周朝灭亡”四个字总不会听不懂。

      周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史官,这个时代已经散发出文明的光辉,周天子知道天幕是在讲史。正因如此才更为可怕,若是仙神,则为示警,大周依旧承接天命,而讲史则代表对后世而言那些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过好在还有改变的可能,但听起来后世乱糟糟的,无礼无序,还不如他们大周呢。

      [是债台高筑的周天子吗?]
      [是那个被吕不韦刷军功灭掉的周天子吗?]

      弹幕上飘过的字更令西周的周天子们心塞,原来大周灭亡前天子的境况已经如此举步维艰了吗?

      他们从这短短两句话中看出了天子大权旁落,无钱无军队,外畿叛乱无计可施——那个吕不韦是吕国[1]的人吗?

      【你们真会开玩笑,不过我还是要说,就是那个周天子,别一直周天子周天子地叫,人家叫周赧王】

      [……]
      [小辰没有觉得哪里有问题吗?]
      [这个名字……有点别致]

      汉,前198年(高祖9年)。

      刘邦哈哈大笑:“这后世的人真促狭,把谥号当做人的名字。”

      东方辰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干脆利落地改正,【不好意思,周赧王是他的谥号,至于名字,我查查……姬延!】

      各朝各代都为东方辰使用的神乎其神的搜索方式而惊叹,他们默契的用火热的目光看着属于自己的小小光幕,试图在上面找到东方辰所用的那个神奇方框。

      【债台高筑的主角名叫姬延,他也是东周的最后一位国君。话说也不知道是“姬”这个姓的问题还是周王室的问题,他们的名字都好奇怪啊,什么姬延、姬旦、姬佗、姬定……有点搞笑。】

      很多人尤其是先秦时期的人沉默了,难道后人都是直呼天子及王室姓名的吗?

      好在有博学多才的粉丝朋友们。

      [小辰是不是没拐过弯?大家都是说周公旦而不是姬旦啊!]
      [那时候姓氏分离!]
      [他们一般都被称为周王某、公子某、王孙某、公孙某。]

      【谢谢大家,我明白了,公子扶苏而不是嬴扶苏嘛!】

      [不错不错]
      [大拇指大拇指大拇指]
      [唉我的扶苏呜呜呜]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在回雍都宫殿的路上,闻言看了跪坐在车驾一角的扶苏一眼。

      大秦在他驾崩后短短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就灭亡肯定跟二世有关系,这个二世除了扶苏以外,嬴政不作他想。

      扶苏虽蠢了些,净顶撞君父,但刚毅而不失温和,按理说应该能当好二世皇帝,让大秦万年。可听天幕的语气,后世似乎很可惜扶苏,难道扶苏像大父一般登上皇位后不久就去世?又或是像阿父般早亡留下幼主以致国祚衰亡?

      嬴政左想右想想不明白,就算幼主即位,大秦就没有忠臣了吗?最多也就是权臣或外戚当政,最差也不过从旁支换个皇帝,但无论怎样,大秦都不应该灭亡。

      该不会是扶苏死在他前面了吧?

      嬴政打量着他的长子,少有的感到疑惑,扶苏看起来很健壮,不像有病的样子。

      扶苏默默挺直脊梁接受嬴政的打量。他父皇怪怪的,不会被刺激大发了吧?

      【好啦,题外话暂时结束,我们接着聊地方监察制度。我们刚才说到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御史监察制度。秦统一后,完善了这一制度。众所周知,秦朝实行郡县制,郡中有掌行政和军事的郡守、掌军事的郡尉和掌监察的监御史。】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李斯抬起头,这是他们的大秦呐!李斯不敢相信秦朝的灭亡,他为大秦付出了太多心血。可天幕上来自后世的小娘子说大秦的覆灭就在短短几十年后,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穿越到秦朝的小说,和郡守、郡尉这两个高频出现的职位相比,监御史显得颇为默默无闻。至少小辰以前根本不知道地方上还有负责监察的御史。】

      [是诶,听都没听过]
      [一直以为秦朝只有郡守和郡尉来着]
      [只知道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

      明,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

      冯梦龙前不久刚和天许斋谈好了《古今小说》四十卷刊刻发行的生意,又来了新灵感。

      穿越,冯梦龙咀嚼着这一个词,天幕的意思是跨过时空到秦朝吗?也许他可以写一本类似题材的。

      【所以就不说御史啦,讲一点点和秦郡守有关的题外话。】

      【首先带大家复习一个历史小常识。百姓一词在战国末年才开始指代平民,但此平民非彼平民,他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产的人,被称为国人,与之相对的野人和奴隶都不被包含在内。那个时候姓氏依旧是贵族的专属,直到汉朝中后期,逐渐兴起的儒家鼓励平民模仿贵族使用姓氏并建立宗族,人民才普遍有了姓氏。】

      [野人还有这种意思?]
      [嘶!那时候居然还有奴隶?]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前面是奴隶制社会!]
      [奴隶一直没有消失吧?见缝插针复辟一番]

      周朝的士卿贵族们叹息:“礼崩乐乱!礼崩乐乱!”

      秦汉以前的黔首、庶民、野人、奴隶麻木的眼睛中划过光亮,他们以后竟和贵族一样有姓氏了吗?

      秦汉以后的百姓们啧啧称奇,原来以前的人连姓都没有吗?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上来了。他们也许是张三李四王五刘七,也许是赵牛孙羊朱狗蛋,但他们有姓氏有宗族。

      东方辰觉得自己已经给足提示啦,嘻嘻一笑,【大家猜到我想说谁了吗?】

      [猜不出来,再给点提示]
      [指向性还挺明显的]
      [内史腾吗?]

      【是的,就是他,有宝贝猜到了哦。内史腾是没有姓氏的群体中的一员,这位叫“腾”的太守在穿秦小说中经常露面,小辰就是通过小说认识他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以为他姓内史来着。】

      [同上]
      [+1]
      [+10086]
      [难道不是吗?]

      唐朝中期,坊内左邻右舍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讨论天幕内容。

      “天幕上那奇怪的字符是什么?”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那你还记得在哪儿见过不?”
      “我想想哈,好像是在天竺的僧人那里见过。”
      “走走走,咱们一起去问问。”
      “一起吧,天幕都用了,八成是个好东西。”

      东方辰不知道在某个平行时空当中阿拉伯数字会因为在弹幕中出现被华夏语言体系提前接受,并且恢复了其原有的名字——天竺数字。

      【内史腾没有姓氏,但秦国唯才是举,他曾经担任过南阳太守和南郡太守,政绩斐然,内史腾被任命为内史是在秦国统一天下后不久。我们称呼他为内史腾就是因为他在内时任上干到老死。】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咸阳。

      喜笑着恭贺上官,“内史,天幕真的在说你。”

      刚被擢为内史的腾将处理好的政务放下:“吾竟青史留名耶?”

      【是不是感觉他是个文官?事实上不是这样哦,内史腾是战国后期秦国将领~韩国是他打下来的,韩王安也是他擒获的。】

      喜忍俊不禁:“天幕为何把文武分得如此之清,我大秦因军功封爵,内史可称名将乎!”

      腾微微叹息:“只怕后世文武官员泾渭分明。”

      [咦?他不是韩国人吗?]
      [怎么可能,人家是铁血秦汉子]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韩国是他灭的?我一直觉得是王翦来着]
      [难道不是蒙恬吗?]

      喜瞪大了眼睛:“这后世之人怎如此见识浅薄?”

      腾摇摇头:“只怕不是见识浅薄而是懂得太多,吾的一生对于他们只是史书中小小的几句话。”

      外面忽有大笑声传来,几个同僚但大踏步进来,其中一人拍着腾的肩膀:“腾,你怕是要更进一步了,被大王,不,陛下看中后要气的老伙计啊!”

      【大家记不记得那个名叫喜的小吏?】

      [当然记得]
      [记得]
      [云梦泽秦简!]

      同僚看看喜又看看腾,惊讶地“嚯”了一声,表达了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类似内容的感想。

      腾为下属高兴,喜却愣在了原地,他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下一瞬预感成真。

      【对啦,就是他。有学者推测,喜应当是内史腾的属吏。内史腾担任南郡太守时,发布了严明法律和申明为吏之道两篇文告,这两文随着喜下葬,在地底沉睡了两千多年。】

      [这种发现很令人感动]
      [哇哦,狂热的粉丝!他对他的教诲至死不渝]
      [恶心心,要不要这么夸张啊]
      [秦朝的实物史料太少了,再发现几个墓就好了]

      喜瞠目结舌,虚指天幕,手颤抖个不停,先前说大秦之后那个朝代的皇帝的墓被盗时他还笑话了很久,风水轮流转,他的墓也遭了殃。

      腾目含笑意:“恭喜!你也青史留名了。”

      喜苦着脸:“臣属不大想要这种青史留名。”

      先前看热闹的同僚也闭紧了嘴,他们也不大想要这种青史留名呢,请让他们的墓穴安生地待在地底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