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周长城从电机厂出来后,看到万云立在门口一棵树底下,她背了个县里农人常用又实用的阔口背篓,双眼盯着大门络绎不绝出来的下班工人,生怕错过周长城的身影。

      好在周长城个子高,人又长得精神,万云一眼就看到他了,朝他用力挥手,用大大的笑容迎接他,周长城也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幽邃的眼眉在众人中尤为突出。

      “小云!”周长城小跑过去,上前把万云的背篓拿下来,挺重手。只是送个饭,怎么还背了个这样大的竹篓过来?

      两人找了个电机厂门口的石头长凳坐下,万云从背篓里掏出两个饭盒和一碗用枯荷叶盖起来的鸡汤:“城哥,快喝汤,有点凉了。”

      对于做饭的人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吃饭的人,把她做的饭菜通通吃光。

      周长城边喝汤,边看着万云把两个铝制饭盒打开,满满的饭菜和鸡肉,看得人饥肠辘辘,食指大动。

      “有两个鸡腿,你一个我一个,我在家吃过了。”万云巧笑,指了指饭盒,“今天我还做了你喜欢吃的番茄炒蛋。”

      “好喝!”周长城饿了,喝汤如牛饮,又把里头的鸡肉红枣和香菇都吃完,再端起饭盒吃饭,肚子跟个无底洞似的填不满,万云在一边不停地叮嘱他吃慢点。

      “里面还有什么?”周长城吃完,满足地用小云的手帕擦擦嘴,看背篓里头还有几个碗,用一块布挡着,问道。

      万云把布掀开,她煮的十多个卤水鸡蛋,和几个照样用枯荷叶挡住的小碗:“这是剩下的卤菜,等会儿你拿三碗回去,给师父和两个师哥,记得让他们把碗拿回给我们。我去我姐那儿一趟,给她也留了。”

      “去完我姐那儿,我就去一趟西郊,之前和林店东说好去拿瓜子的,这二十个卤鸡蛋,我顺便在西郊卖一卖,中秋节前后往来车辆肯定多,能赚一点是一点。”

      给万雪的那一盆卤菜,明显比其他三个小碗要大一些,都是万云这个当妹妹的小心思罢了。

      “小云,你真有办法。”周长城再次由衷地表示佩服,出了电机厂,他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干,在努力钻营钱票这些事情上面,完全不如万云的脑筋灵活,“只是你别太辛苦,要是没卖出去就早点儿回来。”

      “好,我晓得的。”姑娘家,一个人在西郊总是让人担忧的,万云知道。

      “对了,这是早上收到的邮政包裹条子,是桂老师在广州寄来的,还有一封信,你顺便拿回去,下午有空的话就到邮局去领。”周长城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和一张手写的包裹单,“晚上我还要继续上班到九点,你先回家,要是累了先睡,就别等我。”

      “知道了。”万云把信件和单子收起来,没有立即去看。

      这个桂老师真客气,上回她和城哥只是给他寄了几袋平水县的山货特产,他竟还有还礼,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周长城把饭盒洗净后,放回万云的背篓里,双手端了三晚满满当当的素卤菜回了厂里。

      万云则是继续背着她的背篓去了万雪家。

      万雪出了月子,依旧请廖大姐来帮忙做家务带孩子,双职工家庭的时间被工作卡的很死,孙家宁一个男人,先不去说他是否是个称职的爸爸和丈夫,就万雪这个要上班的妇女而言,有了孩子真是恨不得把自己掰开来用。

      作为一个校职工,万雪上班不忙,但按着规定,上班时间她就是不能离开学校。有两回她把孩子带到学校去,领导觉得可以理解,倒是被两个同事给批评举报了,后面主任也认为她这个头开得不好,不然其他的校职工有样学样,影响不好,就让她上班别带孩子来。

      没有办法,万雪只能继续请廖大姐替她看着孩子,和廖大姐说好,每隔两小时把孩子抱到到县小学来,她再找个没人的角落给孙恬小朋友喂奶,喂完奶再让廖大姐抱回去。

      孙恬小朋友,小小年纪,就成了“走读奶娃娃”。

      万云专门挑了他们午饭过后的时间来的,万雪刚喂完奶,手上抱着孩子,稀罕地摸自己女儿的手手脚脚,怎么看都不够,而孙家宁则在里头午睡。

      “姐。”万云轻轻地敲门,这时候筒子楼的人大部分人都在午休,不好大声说话。

      万雪听到万云的声音,立即站起来去开门,见是妹妹,小声笑着对怀里的女儿说:“甜甜,小姨妈来了。”

      “甜甜好。”这个孩子是万云抱着长到一个月的,感情亲厚,摇了摇她的小手,逗逗她,还不到两个月的孙恬小姑娘什么都不知道,奶呼呼地眨着眼睛,没几下眨累了,翻了翻白眼,闭眼要睡着了。

      “你怎么这个钟点过来啦?”万雪没把门打开,头稍稍往后回了一下,怕吵到孙家宁。

      秋天一到,田里堆积秸秆,山上落叶多,枯柴也多,他们林业局的防火工作又要展开了,孙家宁最近都在忙着给下级林业单位和林业站下发文件,传达护林精神,累得他回到家就想躺着。

      “我给你和姐夫送卤菜。”万云站在门口没进去,外头的太阳依旧火热,落在她脸上和身上,万云的额头出了一层汗,水晶晶的,大眼睛里都是真诚,“姐夫在午睡吧?我不进去了,你拿着。”

      万雪让她等会儿,回去把孙恬放在孙家宁身边,放好那盆素卤菜,抽出一张油纸,包了两个五仁月饼出来,半阖上门,递给万云:“拿回去和阿城吃。”

      万云没有推却,拿过来放在脚边的竹篓里。

      “怎么没担担子,又换成竹篓了?”万雪知道万云一直在搞些小生意,但具体卖什么,一会儿瓜子一会儿米糕,她现在有些迷糊,好像妹妹什么都在弄。

      “担担子”这三个字从万雪嘴里说起来,万云有点过分敏感,但是她强迫自己不去在意这点敏感,压住那阵脸热,而是从竹篓里头拿出两包瓜子,五香和香辣味的:“姐,你把瓜子拿到学校去分给你同事他们吃,他们要是觉得好,想买的话,你帮我拉拉线,和我说一声,我做好了,给送到你们学校去。”

      不等万雪开口,万云一鼓作气,赶紧说:“我这个不要票,是自己晒的,一斤三块钱,他们要不了那么多,要几两也给送,你帮我登记一下,我用报纸包好,保证不缺斤少两。中秋节到了,这些瓜子自己留着吃或带去走亲都行。家具厂就好多邻居都订了。”

      万雪拿着拿包瓜子,心里五味杂陈,似乎有一百句话要开口,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答应了一脸紧张看着自己的妹妹:“行,我带去给他们吃吃。有人要的话,怎么和你说?”

      “明天下午,你下班了,我再来找你。”万云立即绽开一个笑,那口屏起来的气也散了散,提起的心都放下不少。

      在大马路上做小买卖,吆喝喊客,万云自觉脸皮厚不在意,反正谁也不认识谁,可上门自荐自己的东西,还是要托万雪去做这事儿,她是真心害怕被拒绝,何况她姐说话训斥人的时候,可是一点情面都不留的。

      才二十岁的姑娘,谁人没有自尊呢?

      万雪伸手把妹妹略微散乱的头发别到耳后去:“成天担担子,辛不辛苦?”

      “不苦!”万云用力笑,用力摇头,嗓音紧绷,脸上的汗水落到脖子里,消失在衣服底下,看不见了,“最近中秋,我想着赶紧做一批瓜子出来卖掉,反正我现在没工作,闲着也是闲着嘛,不如找点事情做。”

      万雪都有点不忍心看万云脸上的笑,转过眼,看着楼下空无一人的小平地,地上长了零星几颗杂草,一年四季都在,无人踩踏,也无人浇水,天生天养的,好像不会死掉,也不会莫名被拔除。

      她换了个调子,用欢快的语气说:“看来这个中秋节,你赚得不少,房租不愁了。也是好在你会打算,日子过得下去,手里多留点儿钱总是好事。你是不知道,养个孩子,精心一点儿的话,花费一点不比供个学生少,我和你姐夫两个人的工资有时都撑不住。”

      万云知道万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笑得又更大力了些,脸上的肌肉都有点发酸,拎起脚边的竹篓:“姐,那就多谢你了!快两点了,你也去午休一会儿吧。我先去趟邮局,给周长城拿个包裹。”

      “行,去吧,太阳大,记得走树底下,别被晒着了。”万雪拿着拿两包瓜子,殷殷叮嘱她,看着妹妹的背影,万雪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点嫉妒万云那种永不服输的鲜活生命力。

      万云下了楼,脸上还绷着那个笑,上嘴唇黏在牙齿上,有点扯痛,想到已经不在她姐面前了,这才松了松肌肉,揉揉自己的脸颊,一阵落寞的心情侵蚀上来,这次不是先头对姐姐那种酸溜溜的失落感,她是觉得自己有点可怜,不过,她安慰自己,只有一点点可怜,如果她姐能拉来几斤瓜子的订单,那么这一点点可怜也会消失的。

      当公交车一路摇摇晃晃到西郊的时候,万云的已经转过念头来了,她看着自己的双手,干净,干燥,有点干活弄出来的小口子,过两天就能好。要好好在县里生存,就要脸皮厚,强上天的自尊并不能替她和城哥交一个月的房租,也不能支持他们去广州看世界,所以一定要攒钱,不顾别人眼光地攒钱!

      她和城哥年华正好,光荣劳动,一点也不可怜!

      今天,她要到西郊卖出二十个卤蛋,还要找林店东买生瓜子。

      林店东的生瓜子好收,他这儿人来人往的,只要说一声,就会有人把货出给他,这回他给万云收了二十斤,因为是节日前夕,似模似样地给万云涨了一毛的价格,万云磨了好久,才松口降两分钱。

      行吧,蚊子腿也是肉,两分就两分。

      万云装好二十斤生瓜子放在竹篓里,又到隔壁的副食店里买些大料囤着,她现在不在林店东这儿买大料了,不然林店东的老娘老拉着她打听放多少料,加多少水的事,她不说还给脸色,就有点烦人。

      吃月饼是中秋的习俗,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备点儿。

      平水县有一种烤米饼的特产,是先把粘米粉炒熟了,再放入晾凉的黄糖水中,加入芝麻和少许白糖,或是一些切碎的果干进去,用大棒搅匀,到粘手的状态后,再用模子倒出,放在锅上,最好是个平锅,大火转中火,再转小火烤两小时,烤到略微焦黄,饼块成型就可以吃了。

      烤米饼做起来不复杂,但是很需要耐心,要是水和糖的比例不对,烤的时候就容易散,味道也不对,吃起来满嘴的粉,干燥,难以吞咽。

      这种烤米饼,平头百姓做得少,因为不好掌控火候和粉水比例,用料多,也实在有点奢侈。

      烤米饼在平水县的一个老铺子里有卖,解放前有两个兄弟合伙在卖,是县里的老招牌了,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在还是国营的饼店,平日里有人买点儿甜饼当解解馋,生意并不见得多好,但一到中秋,就会有一堆人排队抢饼,自己家里放着招呼客人,或是买来送人。

      总之,中秋节的月饼月亮,还有河里螃蟹,田里的泥鳅,都是这个时节应景的必备之物。

      万云这回在西郊的副食品店里看到有人在卖小小个的烤米饼,不到她巴掌大,一个居然卖到了五毛钱,平日里最多就二毛五一个,看来也是冲着中秋节这波行市来的。

      她木着脸从兜里数出五毛钱,要了一个米饼,咬一口,小饼碎成四块,落在她手心,掉了一手的粉,这手艺也太不能见人了,万云心里悄悄评价,但花了五毛钱,还是吃了一半,干得她猛喝两口水才咽下去,剩下一半拿回去给城哥尝尝味儿。

      买好了这些东西,外头大榕树下还是没有路过休息的车辆,她和几个卖玉米红薯芋头的小贩蹲在一起,等车来。

      等到快四点了,终于有辆车慢悠悠地停了下来,万云和其他小贩一拥而上。

      “卤蛋,卤蛋,香辣好吃的卤蛋!三毛一个!”

      “玉米,红薯!便宜好吃!三毛一根,五毛两样,吃了管饱!”

      “甜水,甜水…”

      下车的乘客睁着惺忪睡眼,有人到杂草丛生的地方,解开裤头,大行方便之事。

      总有人想占便宜,说吃了再给钱,万云没理,当她傻子呢,转头继续兜售给下一个乘客,二十个香辣卤蛋,数量不多,她用料足,闻起来就好吃,一人吃了就会惦记再吃一个,乘客坐了几日的长途车,早就想吃点温热香辣的东西,因此很快就卖光了。

      待眼疾手快收了钱,万云赶紧跑回林店东那儿去拿自己的竹篓。

      林店东见这小姑娘精明利索的劲儿,每次都要摸着肚子笑。

      万云背起小背篓,比来时要重一些,毕竟有二十斤的生瓜子呢。

      走之前,又看到林店东店里有饼模子卖,是个圆圈花边的模子,里头还刻着一朵简单的荷花,她盯着看了一会儿,这才拿起来看,问这个多少钱。

      林店东说是乡下木匠做了拿来卖的,八毛钱一个,万云就要了一个,心里有了点子思量,却又暂时还没想清楚,也不勉强,赶紧坐车回去了,她还得赶在邮局下班前,去拿桂老师寄来的包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第 4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